左券律所律师视点信息正文

新规速递

来源: 发布时间:2019-07-31
财政部 税务总局 证监会
      一、个人持有挂牌公司的股票,持股期限超过1年的,对股息红利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个人持有挂牌公司的股票,持股期限在1个月以内(含1个月)的,其股息红利所得全额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持股期限在1个月以上至1年(含1年)的,其股息红利所得暂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上述所得统一适用20%的税率计征个人所得税。
      本公告所称挂牌公司是指股票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公开转让的非上市公众公司;持股期限是指个人取得挂牌公司股票之日至转让交割该股票之日前一日的持有时间。
      二、挂牌公司派发股息红利时,对截至股权登记日个人持股1年以内(含1年)且尚未转让的,挂牌公司暂不扣缴个人所得税;待个人转让股票时,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根据其持股期限计算应纳税额,由证券公司等股票托管机构从个人资金账户中扣收并划付证券登记结算公司,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应于次月5个工作日内划付挂牌公司,挂牌公司在收到税款当月的法定申报期内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并应办理全员全额扣缴申报。
      个人应在资金账户留足资金,依法履行纳税义务。证券公司等股票托管机构应依法划扣税款,对个人资金账户暂无资金或资金不足的,证券公司等股票托管机构应当及时通知个人补足资金,并划扣税款。
      应纳税所得额以个人投资者证券账户为单位计算,持股数量以每日日终结算后个人投资者证券账户的持有记录为准,证券账户取得或转让的股票数为每日日终结算后的净增(减)股票数。
      四、对证券投资基金从挂牌公司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按照本公告规定计征个人所得税。
      五、本公告所称个人持有挂牌公司的股票包括:
      (二)通过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转让取得的股票;
      (三)因司法扣划取得的股票;
      (四)因依法继承或家庭财产分割取得的股票;
      (五)通过收购取得的股票;
      (六)权证行权取得的股票;
      (七)使用附认股权、可转换成股份条款的公司债券认购或者转换的股票;
      (八)取得发行的股票、配股、股票股利及公积金转增股本;
      (九)挂牌公司合并,个人持有的被合并公司股票转换的合并后公司股票;
      (十)挂牌公司分立,个人持有的被分立公司股票转换的分立后公司股票;
      (十一)其他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取得的股票。
      (一)通过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转让股票;
      (二)持有的股票被司法扣划;
      (三)因依法继承、捐赠或家庭财产分割让渡股票所有权;
      (四)用股票接受要约收购;
      (七)其他具有转让实质的情形。
      七、对个人和证券投资基金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的原STAQNET系统挂牌公司(以下简称两网公司)以及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的退市公司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按照本公告规定计征个人所得税,但退市公司的限售股按照《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证监会关于实施上市公司股息红利差别化个人所得税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1285号)第四条规定执行。
      八、本公告所称年(月)是指自然年(月),即持股一年是指从上一年某月某日至本年同月同日的前一日连续持股,持股一个月是指从上月某日至本月同日的前一日连续持股。
      九、财政、税务、证监等部门要加强协调、通力合作,切实做好政策实施的各项工作。
挂牌公司、两网公司、退市公司,证券登记结算公司以及证券公司等股票托管机构应积极配合税务机关做好股息红利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工作。
      十、本公告自201971日起至2024630日止执行,挂牌公司、两网公司、退市公司派发股息红利,股权登记日在201971日至2024630日的,股息红利所得按照本公告的规定执行。本公告实施之日个人投资者证券账户已持有的挂牌公司、两网公司、退市公司股票,其持股时间自取得之日起计算。
      十一、《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证监会关于实施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股息红利差别化个人所得税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1448号)以及《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证监会关于上市公司股息红利差别化个人所得税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15101号)第四条废止。
      特此公告。
财政部 税务总局 证监会
  2019712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法
(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为了贯彻落实税收法定原则,提高立法公众参与度,广泛凝聚社会共识,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开门立法,我们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法(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公众可以在2019815日前,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提出意见:
  1.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网站(网址是:http//www.mof.gov.cn)首页《财政法规意见征集信息管理系统》(网址是:http//lisms.mof.gov.cn);或者通过国家税务总局网站(网址是:http//www.chinatax.gov.cn)首页的意见征集系统提出意见。
  2.通过信函方式将意见寄至: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南三巷3号财政部条法司(邮政编码100820);或者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西路5号国家税务总局财产行为税司(邮政编码100038),并在信封上注明“土地增值税法征求意见”字样。
  附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法(征求意见稿)
  2.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法(征求意见稿)》的说明
国家税务总局
20197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转移房地产并取得收入的单位和个人,为土地增值税的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缴纳土地增值税。
  第二条 本法所称转移房地产,是指下列行为:
  (一)转让土地使用权、地上的建筑物及其附着物。
  (二)出让集体土地使用权、地上的建筑物及其附着物,或以集体土地使用权、地上的建筑物及其附着物作价出资、入股。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征收土地增值税。
  第三条 土地增值税按照纳税人转移房地产所取得的增值额和本法第八条规定的税率计算征收。
  第四条 纳税人转移房地产所取得的收入减除本法第六条规定扣除项目金额后的余额,为增值额。
  第五条 纳税人转移房地产所取得的收入,包括货币收入、非货币收入。
  第六条 计算增值额时准予扣除的项目为:
  (一)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
  (二)开发土地的成本、费用;
  (三)新建房及配套设施的成本、费用或者旧房及建筑物的评估价格;
  (四)与转移房地产有关的税金;
  (五)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扣除项目。
  第七条 本法规定的收入、扣除项目的具体范围、具体标准由国务院确定。
  第八条 土地增值税实行四级超率累进税率:
  增值额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50%的部分,税率为30%
  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50%、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100%的部分,税率为40%
  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100%、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200%的部分,税率为50%
  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200%的部分,税率为60%
  第九条 纳税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核定成交价格、扣除金额:
  (一)隐瞒、虚报房地产成交价格的;
  (二)提供扣除项目金额不实的;
  (三)转让房地产的成交价格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的。
  第十条 出让集体土地使用权、地上的建筑物及其附着物,或以集体土地使用权、地上的建筑物及其附着物作价出资、入股,扣除项目金额无法确定的,可按照转移房地产收入的一定比例征收土地增值税。具体征收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提出,报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
  第十一条 下列情形,可减征或免征土地增值税:
  (一)纳税人建造保障性住房出售,增值额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20%的,免征土地增值税;
  (二)因国家建设需要依法征收、收回的房地产,免征土地增值税;
  (三)国务院可以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规定其他减征或免征土地增值税情形,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第十二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对下列情形减征或者免征土地增值税,并报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一)纳税人建造普通标准住宅出售,增值额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20%的;
  (二)房地产市场较不发达、地价水平较低地区的纳税人出让集体土地使用权、地上的建筑物及其附着物,或以集体土地使用权、地上的建筑物及其附着物作价出资、入股的。
  第十三条 土地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房地产转移合同签订的当日。
  第十四条 纳税人应当向房地产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第十五条 房地产开发项目土地增值税实行先预缴后清算的办法。从事房地产开发的纳税人应当自纳税义务发生月份终了之日起15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预缴土地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预缴税款。
  从事房地产开发的纳税人应当自达到以下房地产清算条件起90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土地增值税纳税申报表,自行完成清算,结清应缴税款或向税务机关申请退税:
  (一)已竣工验收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已转让的房地产建筑面积占整个项目可售建筑面积的比例在85%以上,或该比例虽未超过85%,但剩余的可售建筑面积已经出租或自用的;
  (二)取得销售(预售)许可证满三年仍未销售完毕的;
  (三)整体转让未竣工决算房地产开发项目的;
  (四)直接转让土地使用权的;
  (五)纳税人申请注销税务登记但未办理土地增值税清算手续的;
  (六)国务院确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六条 非从事房地产开发的纳税人应当自房地产转移合同签订之日起30日内办理纳税申报并缴纳税款。
  第十七条 税务机关应当与相关部门建立土地增值税涉税信息共享机制和工作配合机制。各级地方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住房建设、规划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向税务机关提供房地产权属登记、转移、规划等信息,协助税务机关依法征收土地增值税。
  第十八条 纳税人未按照本法缴纳土地增值税的,不动产登记机构不予办理有关权属登记。
  第十九条 土地增值税的征收管理,依据本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条 土地增值税预征清算等办法,由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根据本地实际提出具体办法,并报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
  第二十一条 纳税人、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法规定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第二十二条 本法自年 日起施行。19931213日国务院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同时废止。

  附件2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法
(征求意见稿)》的说明

  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关于落实税收法定原则要求,以及健全地方税体系改革方案有关内容,财政部、税务总局联合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现将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一、制定本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9931213日,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199411日起对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建筑物及附着物的单位和个人征收土地增值税。根据《条例》授权,财政部于19951月印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细则》。《条例》施行20多年以来,税制比较健全,运行平稳,上升为法律的条件和时机已经成熟。
  土地增值税立法是贯彻落实税收法定原则的重要步骤,也是健全地方税体系改革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完善土地增值税制度,增强权威性和执法刚性,发挥土地增值税筹集财政收入、调节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作用,有利于健全我国的房地产税收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制定本法的总体考虑
  从实际执行情况来看,现行土地增值税税制要素基本合理,征管制度比较健全,宜保持现行税制框架和税负水平总体不变,将《条例》上升为法律。同时,对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要求的个别内容,进行适当调整。
  三、税法主要内容
  (一) 关于征税范围。
  《条例》规定,转让国有土地及地上建筑物、构筑物并取得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应缴纳土地增值税。在此基础上,《征求意见稿》将出让、转让集体土地使用权、地上的建筑物及其附着物(以下简称集体房地产)纳入征税范围。同时,拟将目前对集体房地产征收的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取消。
  调整征税范围的主要考虑是为了与土地制度改革相衔接。为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求,201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明确要求建立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以下简称集建地)入市制度,并要求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合理提高个人收益。2015年以来,全国33个试点地区开展了农村土地征收、集建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三项改革试点,允许集建地入市和转让,实行与国有建设用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目前,试点地区通过征收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的过渡办法,对土地增值收益进行调节。《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草案)已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删去了从事非农业建设必须使用国有土地或者征为国有的原集体土地的规定。为了建立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使税制与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土地制度改革相衔接,《征求意见稿》将集体房地产纳入了征税范围,同时,拟取消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使立法前后集体房地产负担总体稳定。
  (二)关于税率和计税依据。
  《征求意见稿》延续了《条例》的规定,明确土地增值税仍实行四级超率累进税率,并以转移房地产所取得的增值额为计税依据。
  (三)关于扣除项目。
  《征求意见稿》将《条例》第六条第五款授权财政部规定的其他扣除项目调整为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扣除项目,主要考虑是:集体、国有房地产的成本构成差异较大,且不同地区集建地入市方式、途径、形态、用途等差异也很大,成本构成和级差收益千差万别,再者集体房地产入市目前仍处于试点阶段,相关管理制度还在探索和逐步健全过程中,相关扣除项目难以做出统一规定。
  (四)关于税收优惠。
  《征求意见稿》在延续《条例》优惠规定的基础上,对个别政策做了适当调整。一是吸收了现行税收优惠政策中关于建造增值率低于20%的保障性住房免税的规定。二是增加授权国务院可规定减征或免征土地增值税的其他情形。主要考虑是国务院需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相机决定一些阶段性、过渡性优惠政策,如企业改制重组土地增值税政策、房地产市场调控相关的土地增值税政策等。三是将建造增值率低于20%的普通住宅免税的规定,调整为授权省级政府结合本地实际决定减征或是免征,以体现因地制宜、因城施策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导向,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四是增加授权省级人民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较不发达、地价水平较低地区集体房地产减征或免征土地增值税的规定。主要原因是出让集建地级差收益的地区差异巨大,为了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土地收益分配机制,适当下放税政管理权限,有必要授权省级政府因地制宜制定集体房地产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五)关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和申报纳税期限。
  《征求意见稿》增加了关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规定,明确为房地产转移合同签订的当日。同时,为简化缴税程序、方便纳税人,《征求意见稿》调整了申报缴税期限。一是将《条例》中分开设置的纳税申报和缴纳税款两个时间期限合并为申报缴纳期限。二是将申报缴税期限由《条例》规定的房地产转移合同签订之日后7日内申报并在税务机关核定期限内缴税,调整为区分不同类型纳税人,规定不同的期限。对于从事房地产开发的纳税人,自纳税义务发生月份终了之日起15日内,申报预缴土地增值税;达到清算条件后90日内,申报清算土地增值税。对于其他纳税人,自纳税义务发生之日起30日内申报缴税。
  (六)关于征收管理模式。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的有关要求,《征求意见稿》规定了房地产开发项目实行先预缴后清算的制度,并将现行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提供的资料进行清算审核的做法,调整为从事房地产开发的纳税人应自行完成清算,结清应缴税款或向税务机关申请退税。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刑事案件
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910号)
2018910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748次会议、20181130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三届检察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自201971日起施行)
       为依法惩治证券、期货犯罪,维护证券、期货市场管理秩序,促进证券、期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现就办理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
      第一条 刑法第一百八十条第四款规定的“内幕信息以外的其他未公开的信息”,包括下列信息:
      (一)证券、期货的投资决策、交易执行信息;
      (二)证券持仓数量及变化、资金数量及变化、交易动向信息;
      (三)其他可能影响证券、期货交易活动的信息。
      第二条 内幕信息以外的其他未公开的信息难以认定的,司法机关可以在有关行政主(监)管部门的认定意见的基础上,根据案件事实和法律规定作出认定。
      第三条 刑法第一百八十条第四款规定的“违反规定”,是指违反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全国性行业规范有关证券、期货未公开信息保护的规定,以及行为人所在的金融机构有关信息保密、禁止交易、禁止利益输送等规定。
      第四条 刑法第一百八十条第四款规定的行为人“明示、暗示他人从事相关交易活动”,应当综合以下方面进行认定:
      (一)行为人具有获取未公开信息的职务便利;
      (二)行为人获取未公开信息的初始时间与他人从事相关交易活动的初始时间具有关联性;
      (三)行为人与他人之间具有亲友关系、利益关联、交易终端关联等关联关系;
      (四)他人从事相关交易的证券、期货品种、交易时间与未公开信息所涉证券、期货品种、交易时间等方面基本一致;
      (五)他人从事的相关交易活动明显不具有符合交易习惯、专业判断等正当理由;
      (六) 行为人对明示、暗示他人从事相关交易活动没有合理解释。
      第五条 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八十条第四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违法所得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
      (二)二年内三次以上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的;
      (三)明示、暗示三人以上从事相关交易活动的。
      第六条 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违法所得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或者证券交易成交额在五百万元以上,或者期货交易占用保证金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八十条第四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以出售或者变相出售未公开信息等方式,明示、暗示他人从事相关交易活动的;
      (二)因证券、期货犯罪行为受过刑事追究的;
      (三)二年内因证券、期货违法行为受过行政处罚的;
      (四)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第七条 刑法第一百八十条第四款规定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包括该条第一款关于“情节特别严重”的规定。
      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违法所得数额在一千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情节特别严重”。
      违法所得数额在五百万元以上,或者证券交易成交额在五千万元以上,或者期货交易占用保证金数额在一千万元以上,具有本解释第六条规定的四种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情节特别严重”。
      第八条 二次以上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依法应予行政处理或者刑事处理而未经处理的,相关交易数额或者违法所得数额累计计算。
      第九条 本解释所称“违法所得”,是指行为人利用未公开信息从事与该信息相关的证券、期货交易活动所获利益或者避免的损失。
      行为人明示、暗示他人利用未公开信息从事相关交易活动,被明示、暗示人员从事相关交易活动所获利益或者避免的损失,应当认定为“违法所得”。
        第十条 行为人未实际从事与未公开信息相关的证券、期货交易活动的,其罚金数额按照被明示、暗示人员从事相关交易活动的违法所得计算。
      第十一条 符合本解释第五条、第六条规定的标准,行为人如实供述犯罪事实,认罪悔罪,并积极配合调查,退缴违法所得的,可以从轻处罚;其中犯罪情节轻微的,可以依法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
      符合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认罪认罚从宽适用范围和条件的,依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处理。
      第十二条 本解释自201971日起施行。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