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代发工资这一企业常见操作中,是否涉及虚开发票的刑事风险?本文结合司法实践演变,解析从行政违法到刑事犯罪的边界,帮助企业厘清风险认定逻辑。
随着信息报送制度的不断完善,税务机关获取纳税人境外收入与线上收入信息的能力显著增强。本文结合2025年最新法规,解析境外所得申报与互联网平台涉税信息报送的制度演进,揭示纳税义务透明化趋势背后的法律逻辑。
2025年6月起,《个体工商户登记管理规定》《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2025修订)》和《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三部重磅法规密集出台,并辅以税务总局公告细化涉税报送要求,全面加强对个体工商户、平台经营者及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交易行为的合规管理,为优化营商环境和规范平台经济奠定制度基础。
本期新规速递聚焦三项重要法规更新: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告调整对美加征关税政策;最高人民法院出台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案件司法解释,细化受理标准与举证责任;公安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布《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明确网号、网证制度框架,强化个人信息保护与数据安全要求。
本文以海南中渔水产公司出口退税案为切入点,分析“低值高报”行为是否构成骗取出口退税罪。结合二审改判的司法理由及实务观点,探讨虚增进项、留抵退税、逃税与骗税的界限,回应司法实践中对出口退税定性争议的核心问题。
本文探讨破产清算程序中欠税滞纳金的法律定性与清偿顺位问题,分析其是否具有税收优先权、可否超过税款本金申报,并结合立法、司法与实务意见,提出规范申报限额与强化利息属性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