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雪莹 前 言 在实务中,民事合同当事人可能会在合同中约定,如因一方的违约或违法行为,导致另一方遭受行政处罚而产生损失,该等损失由违约方承担或是受损失一方有权向另一方追偿。如双方就此产生纠纷,该等约定在司法实务中是否有效?法官在对这类案子进行审判时,通常会考虑哪些因素,会如何进行认定?现行的民事相关法
一、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实施税收协定相关措施以防止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的多边公约》对我国生效并对部分税收协定开始适用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2年第16号) 【主要内容】 《实施税收协定相关措施以防止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的多边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受二十国集团委托牵头制订,旨在一揽子修订现行双边税收协定,落实与税收协定相关的税基侵
文:杨春艳 《行政处罚法》(2021修订)明确“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应当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三)主动供述行政机关尚未掌握的违法行为的……”、“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制定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规范行使行政处罚裁量权。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应当向社会公布。” 围绕明星、主播偷逃税这一违法行为,笔者重温了自2021年
第一百四十一条 交割库有本法第一百条所列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十万元的,处以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期货交易场所暂停或者取消其交割库资格。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并处以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一百四十二条 信息技
文/吴汉一、问题的提出担保合同经常不满足《公司法》第十六条的要求而面临效力问题。《公司法》第十六条规定:“公司向其他企业投资或者为他人提供担保,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会或者股东会、股东大会决议。”在担保实践中,尽管担保合同印鉴、签名齐备,却未有公司决议,因而引发担保合同的效力争议。《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以下简称“《九民纪要》”)
严锡忠 文 纳税遵从度成为衡量税收治理水平的重要环节。如何提升纳税遵从度,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多种建议,比如,提高税务稽查查处力度、建立税收信用体系、以数控税,以及通过提升纳税服务构建税企诚信合作体系等。由于征纳双方处于税收征管博弈中的两端,任何一方暂时退让或妥协的策略,甚至于道德自觉,都不